第(2/3)页 “这就是我们的国土,这就是需要守护的江山。 而我,却在这关键时期离开了书桌……这选择,到底是对是错?” 担忧和使命感在他心中反复拉锯。 周三中午,列车终于抵达张家口站。 车站气氛顿时不同,随处可见身着灰布军装、打着绑腿、精神抖擞的二十九军士兵。 在陆红喆事先联系好的军官接应下,他们来到了城外的军营。 军营条件艰苦,但秩序井然。 士兵们皮肤黝黑,眼神锐利,带着一种百战余生的沉稳和杀气。 最引人注目的是,很多士兵背上都斜挎着一口厚背薄刃的鬼头大刀,刀柄上的红绸迎风飘舞——这就是威震敌胆的“大刀队”! 慰问仪式简单而隆重。 学生们送上了募集来的毛巾、肥皂、书籍等慰问品。 就在这时,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了——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上将! 他身材不高,但不怒自威,穿着朴素的军装,亲自来接见了这群远道而来的学生。 宋哲元没有客套,直接站在一个土台上,用带着浓重山东口音的官话,声音洪亮地对学生们说: “同学们! 你们能从北平来看我们,很好! 说明咱们中国的人心没死!” 他话锋一转,指着身边一名背着大刀的士兵: “我知道,你们都想看这个——大刀!” 他接过士兵的大刀,“唰” 地一声抽出,寒光闪闪! “外人都说,我们二十九军靠大刀片子打鬼子! 不错!” 宋哲元的声音陡然提高,“可你们知道,这大刀怎么用吗? 不是瞎砍! 我们有破锋八刀! 刀刀要命!” 他简单比划了几个姿势,简洁、凌厉、实用。 “可是!” 他重重地说,目光扫过全场年轻的脸庞,“光有大刀,打不赢现代战争! 鬼子有飞机、大炮、坦克! 我们缺啊! 缺装备,缺技术,更缺人才!” 他盯着学生们,语重心长: “所以,你们来看我们,我很高兴。 但你们真正的战场,不在这里! 在课堂! 在实验室! 将来,中国的天空,需要你们去驾驶战机保卫! 中国的新式枪炮,需要你们去设计制造! 今日之读书,便是明日之救国! 望尔等牢记!” 这番话,如同重锤,敲在每个学生的心上。 没有空泛的口号,只有残酷的现实和殷切的期望。 林怀安(郝楠仁)听得热血沸腾,又深感责任重大。 他原本因耽误复习而产生的一丝悔意,此刻烟消云散。 这次经历,本身就是一堂无比深刻、直击灵魂的“大课”! 【叮!宿主经历特殊事件“面聆宋哲元将军教诲”,受到强烈精神冲击与爱国主义教育!】 【“救国信念”坚定度大幅提升! 学习目标与国家命运的联系更加紧密!】 【获得特殊状态“将军的嘱托”(临时): 在遭遇学习困境时,有小概率触发回忆,大幅提升意志力与韧性。】 周四清晨,请愿团踏上归程。 与来时的沉默不同,返程的列车上,气氛热烈得如同一个移动的论坛。 巨大的震撼和宋哲元的嘱托,让每个人都有一股不吐不快的激情。 陆红喆站起来,大声提议: “同学们! 宋军长的话犹在耳边! 我们不能让这三天的经历白费! 每节车厢,都是一个讲台! 我们要把见闻和感想,告诉更多的同胞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