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五月三十一日,周三。 北平的天气闷热异常,天空阴沉得像一块吸饱了水的脏抹布,却迟迟不肯落下雨来。 这种闷热,仿佛也浸透了温泉中学的每一个角落。 最后一节是李文香先生的历史课。 李先生在讲台上讲到近代的不平等条约,从《南京条约》到《马关条约》,语调沉痛。 教室里异常安静,学生们都凝神听着,林怀安(郝楠仁)更是听得心潮起伏,那些条约上的年份和条款,通过李先生“活的历史”讲述,仿佛化作了祖辈的血泪。 下课铃响,李先生合上教案,却没有立刻离开。 他扫视着台下每一张年轻而凝重的脸,沉默了片刻,才用沙哑的声音说: “诸生,历史并非总是向前。 有时,沉重的脚步会再次踏过旧的伤痕。 望尔等……好自为之,勿忘今日之所学,所感。” 这话说得有些突兀,带着一种不祥的预兆。 说完,他夹着讲义,步伐略显沉重地走出了教室。 同学们面面相觑,心中都笼罩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阴影。 林怀安与谢安平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安。 周三傍晚,放学时分。 天空终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,非但没能驱散闷热,反而让空气更加黏湿压抑。 学生们正准备离开教室,突然,校园里传来一阵异常的骚动! 只见几个高中部的学生,手里挥舞着几张墨迹未干的报纸,像疯了一样从训育处方向冲过来,脸上混杂着震惊、愤怒和绝望,嘶声力竭地大喊: “号外!号外!塘沽协定签了!” “华北停战了!咱们的军队要后撤了!” “冀东二十二县……非武装区!完了!全完了!” 这喊声如同晴天霹雳,瞬间劈碎了校园伪装的平静! “什么?!” “不可能!” “怎么回事?!” 学生们像潮水一样涌向那几个拿着报纸的学生,瞬间将他们围得水泄不通。 林怀安(郝楠仁)的心猛地一沉,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! 他奋力挤进人群,抢过一张被雨水打湿边缘的《世界日报》号外。 油墨的腥味混合着雨水的湿气扑鼻而来。 巨大的黑色标题,像烧红的烙铁,狠狠烫在他的视网膜上: “塘沽停战协定正式签订” 副标题是更具体、也更刺目的字眼: “我军撤至延庆、昌平、顺义一线,冀东二十二县为非武装区,由日军监视停战……” “嗡”的一声,林怀安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! 耳边所有的喧嚣仿佛瞬间被抽空! 报纸上那些冰冷的铅字,化作无数把尖刀,刺向他心中最敏感、最脆弱的地方——三叔林崇岳血洒长城的记忆、李文香老师讲述的国仇家恨、父亲林崇文那沉痛的眼神……所有的画面,在这一刻,被这纸协定击得粉碎! “这……这算什么停战?!这分明是城下之盟!是投降!” 一个高三的男生猛地将手中的书本狠狠摔在地上,发出绝望的咆哮! “那我们长城上死的那些人呢?!二十九军的血就白流了吗?!” 一个女生带着哭腔尖叫起来,她是二十九军一个阵亡军官的女儿。 “非武装区?监视?这跟割让有什么分别?!北平成了不设防的城市了!” 谢安平脸色惨白,扶着教室的门框才勉强站稳。 愤怒、屈辱、绝望、不甘……各种情绪像火山一样在人群中爆发! 有人失声痛哭,有人捶胸顿足,有人对着灰蒙蒙的天空发出无声的呐喊。 雨水和泪水混杂在一起,流淌在年轻而痛苦的脸上。 林怀安死死攥着那张报纸,指甲深陷进掌心,带来尖锐的刺痛,才让他没有当场崩溃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