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所以此刻要随赵禹往别院去小住,东西收拾起来也很快。 从始至终,赵禹都没有进门。 他背着手在外面走廊上等,等着她们母女收拾好。 肃王府的护卫们守在楼下。 那些人见了这样的阵仗,谁也不敢当着赵禹的面儿去议论什么。 直到赵禹带着陈萦母女离开客栈,蜀王府的仪仗护卫不见了踪影的时候,客栈中方又恢复了先前的热闹,人声鼎沸,议论纷纷。 “真气派呀,肃王殿下亲自来接人呐。” “我看这肃王妃的位置,定是这位陈娘子的了吧?” “可不是还有一位突厥和亲的公主吗?这下怕是京城里有大热闹看咯。” · 赵禹的别院是晋和帝亲题的匾额,取的是醉花阴。 陈萦母女下了车,赵禹就等在车下。 见她二人下来,他才侧身让了让:“我引夫人和娘子进门,等你们安置下来,我就走了。这些天要是缺什么短什么,我会留人在这边当差听用,只管与他说,他会帮着安排上,若实在没有的,自会有人到王府去回话。 夫人和娘子既然来了,也不要在这些事情上拘谨,反而住的不自在。” 一面说,一面已经进了府去。 虽然只是一处别院,却处处都足可见晋和帝对这个嫡长子的用心与疼爱之处。 华贵又不失雅然。 其实从进门以来,赵禹总是欲言又止的模样。 陈萦她娘是有历练的人,有眼色的很,说先带着丫头们去收拾东西,倒把陈萦一个人留下来。 跟着当差的奴婢和太监们都只远远跟着。 赵禹看出她的不安,越发把态度放软下来:“娘子见我,还是这样拘谨,看来在御花园时与娘子所说的那些,娘子都没放在心上的。” “倒也不是。” 陈萦怕他误会,连忙解释:“只是我与王爷并不相熟,总归……总归一时半会儿很难不拘束的。” 她也坦然,赵禹也不强逼着她改。 他从袖袋中取了个令符制式的东西,递到陈萦面前去:“这是肃王府的手令,见令如见我,娘子先收着吧。” 陈萦童孔一震,连退三两步:“王爷,这……这我怎么收?” “你也不用怕,自己拿着,以防万一用的,我留了人在暗中护娘子周全,但我喜欢做事万全,所以多留样东西在娘子身边,我也放心。” 他说留了人暗中护卫,陈萦越发慌张,四下里打量。 赵禹又无声笑了:“你不用找,如果你没有遇到危险,他们不会出现,不会打扰你平日生活。 你在京中行走,你们陈氏的名头固然好用,却远比不上肃王府。 或是你一时有什么急用,也可以拿着这东西到王府去寻我。 我虽交代过底下的奴才们,倘或娘子登门,不许拦,要客气恭谨,但说不得也有阳奉阴违,不好好当差的奴才,也许会怠慢娘子。 这阵子突厥使臣还在京城,娘子若往外面走动,怕有什么不好,还是先收着吧。” 这东西……见物如见赵禹,这东西可不单单是一块儿铁。 意义非凡啊。 赵禹这是拿她当未来王妃看待的,连这种东西都敢随便拿给她。 陈萦心下说不出是什么样的感受,犹豫了很久,才慢慢伸出手,接了过来:“我会好生保管的,多谢王爷了。” 该做的事情都做了,赵禹才放下心,再没与她说别的,送了她去她母亲身边,又寒暄几句,便带了人离了别院不提。 · 一直到了十月十二,晋和帝下了旨意册封太子,一应章程仪典,自有礼部去拟定。 原本册立储君,大典章程繁多,不过好在这原不是晋和帝心血来潮定下的。 册立赵禹为太子这消息朝臣早知,礼部也早早地就准备了起来,故而十月十二册封太子,十一月初三就已经是册立大典。 第(2/3)页